“刷!宕!”
現場全是開關消防車裝備卷簾門的聲音。
一道道身影提著水帶,分水器,水槍衝進大樓側麵的居民房樓梯。
肖海山和漆小輝在消防車後50米,呈三角形逐步放好警戒樁,指揮後麵的交通,為登高車占用了兩條車道。
郝成斌指揮肖海山拿出登高車墊板,輔助登高車展開支架。
登高車身側的四個支架開始打開,每一個都要承受好幾噸的力,駕駛員和漆小輝把笨重的方形墊板準確放在支架下,為受力麵狹窄的支架卸力。
主線80口徑水帶已經一路鋪到了三樓平台。
出水是通過幹線連接分水器一端,另一端三個接口各能連接一條支線的形式,分槍出水。
支線可以沿著樓梯鋪設,也可以從高層放下水帶,或者放繩繩吊住水帶接口拉上高樓,垂直鋪設。
但一旦一條20米長的支線水帶充滿水,就有逾一百幾十斤的重量了,如果高層垂直鋪設,外牆起碼吊著三條連接著的水帶,必須在窗口設置水帶卡箍,固定住水帶。
好幾百斤,卡箍一旦脫口,水帶往下滑,不是開玩笑的。
掉下來砸不砸到人不說,水帶的加速度乘以質量會對樓上緊緊抱著水帶的消防員產生一個相當恐怖的拖拽力。
要麽,就撐著一步別退,退一步就是越掉越快。
人要是都被拉到窗邊了,就隻能放開水帶,讓它掉下去。
否則就會被這條巨大的線拽著放風箏,一起墜地。
這條支線,就很難再接上了。
這條線,非力道牛B之人不可去,也是唯一一條抱水帶的2號員得比抱水槍的一號員還牛B的支線。
……
整個樓層都是喘氣聲。
這個6樓,左彎右繞才上去,每層的樓梯還賊長,提著兩盤水帶上去,無異於一個負重上十樓了。
輕裝上去負責疏散的宋林心情鄭重得宛如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