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說今天是陳滄打電話讓去的。
說找了幾首音樂,給方淮參考。
沒想到,到了之後趁張寧幾人休息,陳滄提到了想買歌的事。
出價,超過了方淮的想象。
《漠河舞廳》,八千。
人民幣。
一首前世在抖音引爆了20多億點擊量的歌,換倆07年出的iphone一代,竟然還得貼600塊錢。
“太低了。”方淮眉頭緊鎖地站起來。
想了半天,還是開了一口價:“十萬吧。”
本來他是想賣幾首歌,拿個幾百萬就讓老爹按著自己的意思創業得了。
畢竟靠投資掙錢才算是他的長項,哪些公司會火,什麽時候火,怎麽火,他心裏門兒清。
隻要有了入場券,掙錢並不難。
結果……
八千,他賣歌賣到退伍都不一定能搞出幾百萬。
陳滄聽到方淮的話,眼裏卻盡是不可思議。
“兄弟,是你不懂行情,還是我不懂?
我就這麽說吧,你這種文藝範兒的歌,今年省城之內,賣過最貴的一首,五萬六,還是個知名的老師寫的,你一個行業裏的雛兒,能指望賣多少?
你這首歌,就是再有潛力,能賣過兩萬,算我瞎了!”
方淮也有點懵圈了。
“寫歌這麽不掙錢?”
“寫歌當然掙錢,但你寫這歌,歌詞不好記,旋律也缺乏記憶點!火不了!
好聽是好聽……但你能說西餐裏的牛排,就能比街上炸雞柳的總銷量高嗎?
不能吧?”
“那哪種歌能火?”方淮有些木了。
“《愛死了昨天》,聽過嗎?現在大街小巷的衣服店,都在放!
還有,《等一分鍾》!《那一夜》!
這種歌,最適合新出道的歌手唱!很多公司就喜歡買這種歌,捧新人!而且還掙錢!
這些,你也寫不出來啊!我聽了,你的歌壓根就不是這種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