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京師地震,有聲如雷,死難二十餘,傷民過千。
好了。
百官積蓄已久的怒火,徹底爆發了。
我們反對一條鞭法,皇上強製執行了。
我們反對國策,皇上發怒,強製我們執行了。
我們反對屯田商賣,皇上不經過我們,就已經執行了。
不能再任由皇上如此胡來了,是時候站起來了。
為了我們逝去的土地,為了我們被割走的利益,為了我們這代人與後代人的幸福!
官員們,不要再沉默了,團結起來,讓我們反對建文新政,反對一條鞭法、反對國策、反對屯田商賣,我們要恢複祖製!
地震不是人,但卻給了這些人無盡的膽量。
一時之間,百官彈劾建文新政的火焰,徹底引爆朝堂。
一封封奏疏,都聚焦在了一個點上:
皇上德行不修,施政不當,引發上天警告,當下罪己詔,焚天示錯,糾偏以入正道。
“罪己詔?自省書?嘖嘖,這些人,真當自己是漢成帝了啊。”
朱允炆欣賞過一封奏折,便丟到火爐裏,然後繼續翻看,微微搖頭,道:“人君不德,謫見天地,災異婁發,以告不治。這文采,當個教諭最合適不過了。”
古人嘛,他們對地震並不了解,給他們講述地震縱橫波,他們也聽不懂。
古人有古人自己的理解,也有自己的觀點。
西周伯陽父:天地之氣,不失其序……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
好了,“陰陽失衡”說就此登場。
地震,就是陰盛陽衰引起的。
如果哪位年輕姑娘或老姑娘正在努力向上爬,準備攝政、監國什麽的。突然地震了,好了,這位姑娘要倒黴了……
可是,將陰陽之說與地震綁在一起,沒啥價值,你說陰盛陽衰吧,幾百年難得遇到一個女漢子,總不能全靠運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