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官逼宮,欲廢新政?

群臣靜坐逼宮,這在大明朝是頭一回。

擱在朱元璋時期,這些人的腦袋都可以掛在城門口風幹了,還敢靜坐抗議?

欺軟怕硬,並不是混混的專利,官員也擅長。

朱允炆再發怒的時候,也沒砍過誰的腦袋,最嚴重的情況,不過是從南京,位移到邊疆,放個馬,挖個坑什麽的,死不了。

風險小,所圖利大,兼有“異災”天象相助,朱允炆能說什麽?

景清、侯泰等人很自信,這一次,必然可以迫使皇上後退,廢除所謂新政,還大明於太祖之製。

有腳步聲。

景清連忙側頭看去,原本期待的目光,頓時失落。

欽天監的人來這裏做什麽?

景清等人也不便發問,欽天監的監正楊崢、監副馬哈麻也不知道什麽情況,自己勤勤懇懇幹活,沒參與靜坐,咋也被點名了?

難道說,皇上想要詢問地震之事?

這事和我們欽天監可沒關係,堅決不參與。

朱允炆終究還是來到了奉天殿外,這是景清、侯泰等人的勝利,隻可惜,這種勝利,來得太過短暫。

“馬哈麻!”

朱允炆喊過,總感覺不對味,若是在後世,對著某個人重複“馬哈麻”,估計會引起鬥毆之類的肢體運動。

可馬哈麻不是一般人,他是回回人,是欽天監裏十分重要的人物。

回回人,實際上是回族的先祖。

回族的族源,可追溯至唐代,如安西一代的“回紇”、“回鶻”人。

“回回”一詞,第一次出現是在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

南宋時期的“回回”,不僅包含了“回紇”、“回鶻”,還包含了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

這與後世的回回民族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元朝時期,蒙古西征,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主動或被動地進入中國,並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身份,分散在各地,這些人,也被稱之為“回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