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足壇第一驕

第110章 鍋總得有人背

一個球隊的整體和個人,往往是會有衝突的。

理論上,當然是整體最重要,足球不是一個人的遊戲,這一點作為鐵律,早就被所有人都同意。

可是鐵律也隻是理論上的,現實和理論最大的差別就是,現實總有偏差,不會有理論上那麽完美。

一支強大的球隊,加入一個強大的球員,未必會變得更強大,說不定會變得更差,這也很正常。

顧響鋒芒太露,性格也相當有個性,加上他的出身和其他國腳毫無共通之處,這樣的人,本來就很難融入已經很穩定的國家隊。

如果他本人性格隨和一點,或者說伏低做小一點,說不定還能很好的融入,可惜的是,顧響作為一個年輕人,不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他又不靠在國內混飯吃……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裏漢知道,自己應該作出選擇了。

要麽堅決樹立顧響為核心,以他國家隊主教練的位置,如果力挺顧響的話,不是沒有機會,隻不過這樣一來,就得全盤推翻他這兩年多來的工作——如果顧響早一年崛起,他都好辦一點。

要麽就是讓顧響邊緣化,讓隊伍繼續按照之前的節奏,用卡馬喬的方式來用顧響,讓他替補出場,解決一些很困難的局麵。

隻不過這樣做就顯得很搖擺,兩頭下注從來都會輸光。

在這種情況下他退一步,其他球員就會繼續前進。

那麽最後一個方法就是徹底的放棄顧響,還是以原班人馬為主——可是這樣做,如果沒能拿到亞洲杯,那麽最終的鍋,肯定是他的。

對足協那些官員的德性,阿裏漢這兩年多來,是早就領教過了……

“他媽的,憑什麽我背這個鍋。”

阿裏漢決定了,除非足協明確要求他不讓顧響進入最終的二十三人名單,他就得把顧響放在名單裏,大不了不讓他打主力,而讓他去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