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感帶來的轟動效應過去後,元酥肉逐漸走上正軌,每天下午3點左右,楊升元和向叔叔關門打烊。
晚到的顧客在店門前歎息,說下次早點來。
這也是楊舒力調控的結果,每天晚上他都對楊升元說,明天早點關門,不要拖到晚高峰,3點最好。
到了下午三點,顧客少點了,楊升元就對向叔叔說,賣完就關門。
如果要準備晚高峰,其實也簡單,多備些料,向叔叔到隔壁打電話,再要幾十斤肉,兩人可以幹到晚高峰,再賣一百多袋沒有問題。
但那樣,兩人就太累了,楊舒力不願這樣做,每天下午3點關門,是他以為理想的狀態。
看得出來,向叔叔是很痛心的,白白放棄一百多袋的收入,怎麽也想不通,他也爭取過,但對方兩位都是老板,他一個打工的,人微言輕。
對此,楊舒力有不同角度的思考,細水長流勝過波濤洶湧,不僅是從兩人健康的角度,就算是生意角度,也是這樣。
如果晚高峰能夠買到元酥肉,那麽顧客就不會著急,等到下班後去買,如果下午3點就關門,他吃過一次閉門羹後,下次就會把時間提前,在下午3點以前去買。
也就是說,購買元酥肉的人群整體把時間前移了。
這種習慣形成後,對商家有好處,他可以不必加長營業時間。
所以,下午3點關門,生意上的損失,並不像向叔叔想象的那麽大。
甚至,早點關門,更能刺激一些人的購買欲望,看見元酥肉門前總是一堆人在買,關門也早,心裏就癢癢的,想去買來吃。
反之,如果元酥肉從早到晚營業,店門前始終稀稀拉拉,他從旁邊路過,可能看都不看一眼。
這種道理,楊舒力不想對向叔叔講,理解不理解都得這樣做。
他自己還有後招。
星期四中午,楊舒力到學校外麵找了一家建行,用自己的身份證辦了一張儲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