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力,你來看一下。”秦華玉在廚房門口朝楊舒力招手。
兩人進入廚房,秦華玉看著冰箱說道:“看嘛,這個冰箱買了8年了,那時你還在讀小學,我和你爸都還在廠頭,兩個廠都已經有點惱火了,我們以為慢慢會好起來,就買了這個冰箱,哪曉得後來……”
聽到“以為慢慢會好起來”,楊舒力心裏一聲歎息,當年多少廠子的人有這個想法,結果耽誤了機會。
而那些早幾年離開廠子,占得一點先機的人,有多少是靠眼光和見識呢?比如向叔叔,他是因為在廠裏待著養不活一家人,隻有早點出去。
結果在餐飲業找到活路,還帶上了楊升元。
向叔叔雖然是形勢所迫,但那種敢於離開原有領域進行開拓的勇氣,已經超出多數人。
“冰箱還可以用嗎?”楊舒力笑著問道。
楊舒力知道,秦華玉不是真想換冰箱,隻是想體驗一下“可以換但不換”的感覺,而不是“想換但換不成”,並撫今思昔。
剛才她已經琢磨了家裏好幾個地方,最後得出結論是暫時不必換,然後輪到冰箱了。
“還可以用,就是太小了,急凍室放兩塊肉就滿了,下次我們買那種兩個急凍室的,周末我回來包餃子放在裏麵,你回來拿出煮就行了。”秦華玉說道。
這時楊舒元出現在廚房門口,皺著眉頭說道:“換啥子冰箱嘛,現在我們很少在屋頭吃飯,用不著冰箱。”
“好,好,我不說了,我不說了。”秦華玉把手舉到頭頂,搖晃著走出廚房。
秦華玉隻是琢磨換家裏的物件,並沒有找兩位男人要錢,家裏的情況和之前秦華玉一家獨大不同,如今是三足鼎立。
重要的是,她不用再給兩位男人任何費用,以前周末回家,都是往外撒錢的日子,坐吃山空的滋味她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