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覺得現在可以加一種新口味了。”楊舒力說道。
正在看電視新聞的楊升元扭頭看著他,顯得有些吃驚。
“前麵這段時間隻賣一種口味,是為了簡化操作,現在已經適應了,光是椒鹽口味有點單調,我覺得可以加一種。”楊舒力說道。
“可以,加一種嘛,顧客也在問還有沒有其他口味的。”楊升元說道,“加一個麻辣口味。”
“不,加孜然。”楊舒力說道。
楊升元又有些吃驚地看著楊舒力。
“孜然口味更適合年輕人,買酥肉的還是年輕人多。”楊舒力說道。
其實楊舒力說得並不準確,買元酥肉的年輕人固然多,還有很多是家裏下廚的,買回去做酥肉湯或者當成一道菜。
“好嘛,加孜然口味,明天我跟老向商量一下。”楊升元說道。
開業前試驗的是三種口味,椒鹽、孜然和麻辣,技術上沒有問題,流程上可能有點變化,稍微調整一下就行了。
試驗口味主要是老向進行的,三種口味中他最看重的是麻辣口味,因為重慶市人口味重,他認為麻辣口味會征服一批口味重的人。
現在,麻辣口味隻能在最後推出了。
周一,第一節課下課時,張有路在門口朝他遞眼神,立即出門,兩人到教學樓後麵無人處站住。
張有路說他問了那老頭,百福廣場果然有大動作。
在百福廣場的北部區域,靠近馬路的那一片,將要修建兩棟樓,這兩棟樓全是商鋪。
馬上動工。
很簡單,百福廣場空著不值錢,至於營造幸福感,就讓其他廣場去做吧,作為黃金地段的百福廣場才沒那麽傻呢。
張有路說,幾個月前的一個傍晚,他在百福廣場看見幾個人在測量,就是用三腳架架著儀器那種,就在建樓的那個位置。
當時他以為是測地質沉降之類,沒有在意,現在看來就是為了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