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一會,我大致明白兩人的分歧在哪裏。
樂瑩是想把活動做在戶外,以此來增加現場觀眾的數量,吸引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
同時,也是給樂瑩以及我公司的簽約主播一個線下露臉的機會。
而商場的負責人不看重活動效果,隻想維持場內的活動氛圍。
“裴總,我覺得樂瑩姐說的是對的。”
王蕊才是代表我公司的談判負責人,不過畢竟是實習生,沒見過什麽大世麵。
碰到這種事,說話都顯得底氣不足。
“王總,我希望你能考慮我們商場的痛處。”
裴總無奈說道:“網絡電商給實體經濟帶來非常大的衝擊,我們寶達商場在阜城已然算是首屈一指。”
“可是你看一下,從一樓到三樓,除了周末有點人氣。”
“平時都是冷冷清清,再這樣下去,我對那些商戶沒法交差啊。”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裴總站在商場的立場,說這一席話的確沒什麽問題。
但是,放在室內,活動的效果絕對不夠好,那麽這次與大運的合作,也就無法達到預期。
陳峰隻是個中間人,見兩人出現分歧,也不說話,就站在一旁冷眼旁觀。
“王總,距離活動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裴總見兩人都無話可說,便失去了談話的興致,“我覺得,你們有必要拿出更好的方案再來找我。”
說完。
裴總轉身就要離開。
“慢著。”
我及時開口,喊住了裴總。
第一場合作就出現了分歧,對軒宏以後的口碑影響很大。
對我們內部團隊的信心也是很大的打擊。
我不能讓裴總就這麽離開。
“劉總,你有事?”
之前做過簡單的介紹,盯著軒宏老板的頭銜,的確夠唬人。
盛氣淩人的裴總,對待我時,語氣都緩和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