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9章 變與不變

洛國七百年來,隻做兩件事,一是驅趕著諸侯攘夷,二是尊王,將所有妄圖對邦周天命造成威脅的全部清除掉。

這兩件事的核心是姬昭需要邦周存在,需要諸夏興盛。

現在攘夷已經不需要洛國,邊境的各國都已經是龐然大物,可以獨自應對,在天下之間,還沒有新的足以挑戰諸夏的蠻夷出現。

至於尊王,現在的王室實力很強,這是邦周天命最後的餘暉。

洛長望著從東方升起的太陽,照在洛國學宮之上,明白這就是洛氏未來的道路了。

從諸夏大戰開始,洛國學宮之中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越是慘烈的戰爭,各種思想就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

……

學宮之中,兩撥人正在激烈的辯論著,雙方對戰爭的理解完全不同。

一方是孔子的門徒,大聲道:“五年的戰爭,為天下帶來了什麽?

帶來了死亡、饑餓、疾病,帶來了無信、無義、無仁。

魏侯卿這樣的小人,竟然能夠僭居大國君主之位,這難道還不可笑嗎?”

儒家對於魏侯卿鄙視到了極點,這是一個完全不符合儒家聖王屬性的君主。

一向和儒家不對付的法家之人則嘲笑道:“魏侯卿廣邀天下賢才到魏國之中,但凡能夠強大魏國的政策,他全部采用,即便是一個奴隸,他也願意以國相之位待之。

還願意將公室貴女賜下。

這難道還不是聖王嗎?

吾已經決定前往魏國,一展所學,在這學宮之中與你們這些迂腐之人辯論,實在是浪費時間。

待吾強盛魏國之日,對錯自然知曉。”

儒生嗤笑道:“你來到學宮之時,還是晉人,晉國亡於魏國之手,你現在還能如此堂而皇之,真是法家做派。”

這個地圖炮直接將學宮之中的法家士子激怒了,紛紛指責道:“鄭、宋、陳等國在大戰之中湮滅,怎麽不見儒家出生這些國家的士子前往殉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