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來到曹操軍糧告竭,派人前往許昌找荀彧速借糧草,但行軍三十裏卻被許攸攔截而下。
許攸得此消息後大喜,便直接來見袁紹,將此消息告訴袁紹,建議袁紹:“曹操屯兵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定空虛,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之,而操可擒也!”
但是袁紹卻不相信啊,認為曹操詭計多端,此書乃誘敵之策也!
“這個袁紹果然昏庸無能。”董卓對畫麵中的袁紹嗤之以鼻,覺得袁紹連他都不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要是他的話絕對不會放過這機會,出兵夜襲許昌。
“那是,相國英明神武,豈是袁紹這昏庸無能之輩可以比擬的。”李儒也認同董卓的話,袁紹正如曹操所說那樣,做大事惜身,同時李儒又把曹操的危險度提升了一個檔次,若有機會他第一個便會殺了曹操。
畫麵中就在這時,有使者前來向袁紹匯報,呈上鄴城審配的書信,前信中說運糧之事,後信言許攸在冀州時,嚐濫受民間財物,且縱令子侄輩多科稅,錢糧入己。
袁紹見書大怒直言道:“濫行匹夫,尚有麵目於吾前獻計耶!汝與曹操有舊,想令亦受他財賄,為他作奸細,啜賺吾軍耳!本當斬首,今權且寄頭在項!可速退出,今後不許相見。”
畫麵中的袁紹認為許攸收了曹操的錢糧,是曹操的奸細,特來誘騙自己的,按理來說應該斬了許攸,但袁紹還是心軟下來,念及舊情,不殺許攸,讓許攸永遠不要來見他!
許攸聽後便仰天長歎:“忠言逆耳,豎子不與為謀,吾子侄已遭審配之害,吾何顏複見冀州之人呼!”遂拔劍自刎。
但被左右兩人奪劍勸告:“弓何輕生而此,袁紹不納直言,後必為曹操所擒。公既與曹公有舊,何不棄暗投明?”二人兩三言語點醒許攸,於是許攸徑投曹操,後人又詩歎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