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鄉軍大將軍府下屬的各機構,有一個算一個,其實全都是為了軍事而服務的。
軍方的參謀處、後勤處、軍械處以及軍政處、兩個總監這些純軍事機構就不說了。
就算是內政各處的存在目的,也是為了軍事需求而服務。
征糧處弄錢弄糧,這是為了供應軍需。
工業處製造軍械彈藥,這還是為了供應軍需。
外貿處行商采購,也是為了采購戰略物資以滿足軍需。
吏務處搞地方機構,任命官員等,表麵上看是治理地方,但實際上還是為了更好的征收錢糧以滿足軍需。
整個保鄉軍體係,都是為軍隊而服務的。
這一點,羅誌學很清楚,參謀處的黃光茂和徐誌賢他們同樣清楚。
要不然,入城作戰的時候,軍方也不會那麽爽快的派兵保護那些征糧官們到處跑進行抄沒了,畢竟這些抄沒所得,最終還是會用於軍需。
甚至,陳星凱他們這些內政官員也同樣清楚,整個保鄉軍體係是建立在保鄉軍的不斷勝利之上的,一旦保鄉軍戰敗了,他們同樣也得完蛋。
如今的保鄉軍體係,並不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政權,它隻是一支軍隊,隻是為軍隊服務的內政機構多了點……
————
黃光茂和徐誌賢進入了指揮部後,當即向羅誌學報告起來了今天戰事。
隻是這一場報告裏,其中本該是屬於重點的敵我傷亡卻是顯得有些平淡無奇,因為這一場攻城作戰裏,保鄉軍迄今為此,包括攻城階段以及入城後的進攻、清理階段在內,一共隻戰死了十八人,傷三十六人。
作為戰果,他們一共擊斃了守軍、城內士紳權貴頑抗者等敵人一共兩百五十多人,此外俘虜了兩千多人,俘虜者包括了守軍衛所兵,征召民夫,權貴士紳的護院,家丁等各種敵對者。
至於傷者,他們並沒有統計,反正重傷的都死了,輕傷的大多直接統計進入戰俘當中,至於部分逃走的傷者就更不用統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