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吏務處,這是羅誌學對保鄉營內部進行持續完善、改革的舉措之一。
以前之所以不搞,純粹是地盤太小,手底下的人也沒幾個。
而現在隨著保鄉營東出魯山縣,控製了大片鄉野地區後,保鄉營原有的模式已經不太適應了,因此羅誌學也就適時增設了吏務處。
設立吏務處,並任命了郭全書為吏務處處長後,羅誌學交給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在保鄉營控製區裏,設立各鄉衙門,並對下屬各村進行更加深入的管理。
比如在各村裏除了設立村長外,要在各村裏設立捕快、糧長這兩個新職務。
捕快自然是負責當地治安的,而糧長則是用來征糧的。
羅誌學希望能夠讓保鄉營的統治,深入到村莊裏,而不是和傳統王朝一樣隻局限於縣城,對廣闊的鄉野地區采取士紳宗族自治。
而鄉衙門,則是作為縣級機構和村級機構的連接,畢竟以目前的保鄉營總部也好,未來的縣衙門也好,都不可能直接管理下屬眾多的村落的,中間必須再加一級行政機構,也不用和縣衙一樣機構眾多,人員齊全,隻需要肩負一些基本職能即可。
對此,郭全書自己也是一頭霧水,不過羅誌學既然吩咐下來了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去張羅。
誰讓他沒那個膽子拒絕羅誌學的任命了。
設立鄉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保鄉營轉型的一大象征。
以往的保鄉營就是一純粹的坐寇,而現在則是開始朝著一個地方統治集團進行轉變,開始逐步變的正規起來。
這一點,不僅僅是郭全書等文官們感受到了,就算是王瞎子等將領們也是感受到了。
因為羅誌學在設立了吏務處數天後,再一次召集了保鄉營內的文武官員,不是找他們商量什麽,而是羅誌學對眾人進行了通報。
羅誌學在會議上,保鄉營改稱保鄉軍,自任保鄉軍大將軍,設大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