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返78:搞個科研,鷹醬怎麽全慌了?

第59章 當地第一家脫離計劃經濟的企業

林凱峰的這番評語可謂是振聾發聵,針針見血。

方博年長期工作在市裏,又是工業部門的一把手。

自然能夠第一時間領會上級的精神。

沒想到。

林凱峰也有這樣的遠見。

包括縣一級工廠在內,四類企業先天營養不良,本身不具備造血能力。

不能造血怎麽辦?

隻能通過外部輸血維持著它們的生存。

吃大鍋飯的時候,許多問題都被遮蓋到鍋裏麵。

一旦掀開蓋子,問題全都冒了出來。

市區工廠設立的大集體,養著一大群工人子女。

這些人既不是工人,又沒有生產能力。

國有工廠自身都在麵臨問題,還要給下麵的集體企業輸血。

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被拖死。

社辦企業更不用說。

一陣大風吹過來,分分鍾就會坍塌。

至於縣機械廠……

自從林凱峰進廠,局麵確實大為改觀。

接連搞出各種新產品,兩次創造外匯。

看上去花團錦簇,是起死回生的典範。

可一旦脫離了市裏的物資調撥,他們還能保持現狀嗎?

全市大大小小,一百多家企業和工廠。

等於是一百多張,張嘴等飯吃的孩子。

國家沒錢,市裏的資金也不多了。

“林凱峰同誌,做好準備吧。”

“有的事情,需要變一變了。”

留下這句話,方博年邁步走出了辦公室。

望著方博年離去的背影,林凱峰嘴角露笑。

自己猜對了。

上麵的精神已經下達到了當地。

全市一百多家企業工廠,工業部門已經養不起他們了。

是時候放出去一批,自己找飯吃。

“凱峰,方主任都給你說什麽了?”

“我看他離開時,臉色有點不對勁。”

陸長順走進辦公室,心裏有些忐忑。

“三叔,叫大家過來開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