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炎熱起來的天氣,讓大家紛紛脫去春裝,開始換上清涼的夏裝。
悶熱的會議室裏吊扇吱悠悠地轉著,房間裏的煙味和香水味混合在一起陳時平忍不住想打噴嚏。
蘇桐全程參與劇本研討,說出很多自己寫作時的想法,演員們都提出很多不同的建議。
“這麽多人一起參與創作是我從來沒有的體驗,寫作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蘇桐笑著說道:“但是電影創作讓我看到團隊協作的樂趣。”
“寫作是私密的釋放,電影是公開的揭發。”陳時平笑著說道:“在這個過程,會把導演和編劇所有的想法都一點點剖析出來,像是當眾脫掉褲子一樣。”
“哈哈,你這個比喻太有趣了。”蘇桐頗為認可地說道:“之前分析人物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被你們扒光了。”
辦公室裏所有人都忍不住笑起來,還有人打趣說這是扒時代的底褲,將封建的黑暗展現在所有人麵前。
此時的劇本已經走到最後,陳時平手裏的本子上也記下很多修改建議。
陳時平左手拿著鋼筆的筆帽在桌子上一下一下的敲著,看著本子上那些建議,心裏總有一種堵塞的感覺。
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演員走戲的時候提出的台詞問題,劇情是沒有變化的,不過每個演員的狀態不同,原版的台詞不一定適合改版後的演員。
陳時平可不相信自己能夠完全複製張一牟,就像自己不會完全複製新龍門客棧一樣。
經典電影不代表沒有問題,更何況創作團隊都換了,想要完全複製是絕對不可能的。
陳時平看過參考答案,完全照搬肯定有成績,但是肯定達不到參考答案的成績,想要拿到好成績就必要有自己的東西在裏麵。
電影藝術不是照片打印,攝影機乏味的現實複原性隻能將置於它之前的一切事無巨細地展示出來,讓故事和情感體驗歸於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