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988從獨立製片人開始

第103章 期待陳老爺點燈

疾馳的火車上,陳時平一個人坐在軟包裏正在琢磨分鏡頭。

陳時平原本是想按照參考答案拍的,但是現在劇本都改了,就沒必要去抄襲。

就算拍的再像也不過是拙劣的模仿。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一牟電影美學成熟之作,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在構圖和色彩上。

紅紅的燈籠,一次又一次的點燈滅燈,青灰色的大宅冷色調和大紅燈籠的暖調形成強烈的對比。

壓抑束縛的構圖,在大量的鏡頭中增加前景,總是通過四方四正的拱門來拍攝人物,用來隱喻主人公被規矩束縛。

這樣的鏡頭是好看的,色彩是強烈的,但這不是陳時平現在想要的了。

陳時平有時候也挺疑惑的,自己算是第五代導演,但是他沒有第五代導演的創作思維。

無論是張一牟還是程凱歌,總是會在鏡頭語言上下功夫,都有自己的電影美學風格。

張一牟的色彩和構圖,程凱歌的詩意和朦朧。

陳時平的思考方式和他們不太一樣,這可能和他上輩子是小說的有關,他更注重人物和劇情。

當然,作為一個導演必然也要有自己的美學風格,不過陳時平現在還不太確定自己喜歡什麽,隻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麽。

在陳時平苦思冥想的時候,陶慧閔從外麵進來小聲地問道:“要不要去餐車吃點東西?”

陳時平回過神來,看一眼時間說道:“還有一個多小時到晉中,下車再吃吧。”

“好吧,那我收拾一下東西。”

“順便幫我通知其他人準備下車。”

陳時平匆匆說一句,又低頭繼續寫分鏡了。

一個多小時後,火車在晉中停下,一行人從火車站出來,沒有停留直接坐上提前安排好的大巴車往祁縣去了。

祁縣的山丘很多,差不多占總麵積的一半,不過風景還不錯,夏天的群山看起來鬱鬱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