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靖康之變開始,締造最強大宋

第115章 謀劃西夏

李綱、劉韐和李若水苦笑不已。

趙素反對,這門親事隻能黃了!

就算他說的再沒有道理,趙桓都會覺得有道理,何況他說的還很有道理。

還好他們都不是投降派,對這門婚事的態度也是可有可無。

趙素大大鬆了一口氣,終於把這門親事按了下來。

隻是,該怎麽向趙寧兒解釋,該怎麽讓趙桓知道,該怎麽讓趙佶同意,這都是令他頭疼的問題。

自己算是被趙香雲這小妖女坑慘了。

趙桓激動問:“老師,咱們什麽時候對西夏下手?”

趙素望向李綱和劉韐:“這個問題應該要問兩位宰執。”

趙桓頓時明白過來,自己問老師這個問題沒有道理。

李綱和劉韐作為太宰和少宰,大宋的所有政務都要經過他們的手,他們最清楚大宋的情況,這個問題他們最有發言權。

李綱沉吟道:“官家,國師,宋金兩河之戰打了一年半,大宋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眼下百廢待興,立刻出兵不現實。”

劉韐接口道:“臣等以為,最快都要等到秋收之後才能對西夏用兵。”

李綱補充道:“這還是在土豆、地瓜試產成功的前提下才能這麽快。”

是的,經過小半年的栽培,土豆和地瓜已經試產成功!

土豆平均畝產達到了二千斤,地瓜平均畝產達到了一千斤!

這把百官都嚇了一跳,都以為是惡作劇。可事實就在眼前,他們不得不信。那段時間,幾乎每個官員都在往汴京郊區跑。

帶回土豆地瓜,並試產成功的錢康也因此再次升官,成了工部屯田司的郎中,負責全國的屯田工作。

現在,土豆、地瓜已經成為了汴京百姓家中的雜糧之一。

趙桓已經下令在全國推廣土豆和地瓜,還有玉米、花生、西紅柿也一並推廣。

春耕之時,第一批土豆、地瓜已經在全國種植,估計秋後之後就能大量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