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句天青色等煙雨,把導師唱跪了

第70章 《蘭亭序》

鏡頭回到舞台。

一位身穿儒裝的中年男子,走上舞台。

“解析華國文明,共享民族驕傲,大家好我是演員杜文生,我為大家介紹的國寶是,文經!”

這位演員,是一名老戲骨,演過不少戲。

當他上台之時,台下也響起一陣熱烈的鼓掌。

不過,官方舉辦的節目,相比娛樂性的節目要嚴謹不少,觀眾也僅僅是鼓掌來表示自己的熱情。

“堂太宗年間,文化繁榮,太平盛世……”

舞台上,節目組精心準備的場景,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

演員陳諾和另外幾名演員,開始現場表演。

陳諾扮演的就是這幅碑文的主角,帶著現場觀眾,還有電視機前的觀眾,一起了解這位留下驚世碑文狀元的一生。

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也自信滿滿。

憑借著一腔熱血,考上狀元。

但是,留下這幅碑文,字裏行間中卻帶著一種淡淡的遺憾。

很多專家分析,都沒有一個確定的版本。

流傳最廣的,還是文經裏麵被擦去的那個“她”。

還有最後那句“何為……”

最後一個字是答案,卻因為年代久遠,已經被風化掉。

這也成了許多碑文愛好者苦心研究的事情。

何為國?

何為家?

或者是何為情?

眾說紛紜。

隨著故事的展開,觀眾也開始議論起來。

“我覺得,這狀元郎一定是想家裏的妻子了。”

“放屁,根據記載,這人一生未娶。”

“那就是想家了,這個她也有可能代表母親。”

“我理解的是喜歡的人。”

“別瞎猜了,專家都沒能給出答案,你能編一個好故事,你就能上去講了。”

“哈哈,文化就是這樣嘛,有些時候寫的人沒想這麽多,解讀的人可以解讀一大堆含義出來。”

“雖然真實,但是這也是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