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鴻宇繼續說道:“專員,政府沒錢,要修路隻有三個辦法。”
“三個辦法?嗬嗬……”
邱明山這回是真笑了,不由得放下了二郎腿,挺直了腰身。邱明山不是庸才,一直以來,都很有些想法,對經濟建設領域的研究,亦有所涉獵。不然的話,雙手空空如也,他也不會籌劃著要修路了。但範鴻宇一家夥就說出“三個辦法”來,還是出乎邱明山的意料。
“你說說看。”
“第一個當然是打銀行和上級的主意了。咱們彥華是革命老區,實話說,連農業基地都稱不上,最多是農業大區。又是山又是水的,丘陵溝壑縱橫,趕上益東了……”
益東省乃是著名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沒有一點財政基礎,修路是大事,上級不支持,銀行不支持,說不過去。”
邱明山“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道:“錢那麽好要到?上級財政比我們還緊張,尤其是中央財政,比我還兩手空空!銀行的錢,也不是說要就能要到的。最多是有點政策性的貸款,杯水車薪,做得了什麽事?”
彥華地區毫無工商業基礎,連個抵押物都拿不出,銀行能給點政策性的扶持貸款,已經很夠意思了。
範鴻宇笑道:“不管多少,能要到一點算一點,總比什麽都沒有要強得多了。”
“這個主意不高明。”
邱明山毫不客氣地說道。
“第二個主意,那就是集資!”範鴻宇笑著說道,隨即就自己搖頭,自己否決了:“幾千萬,在咱們彥華地區集資,想都不要想。”
原來你也知道。
集資這個東西,在後世乃是“洪水猛獸”,一聽說集資,立即就讓人聯想到詐騙案。也確實是出了好些個大案子,牽連甚廣,甚至首都的大人物,都有不少被牽扯了進去。但在八十年代,集資並不是個貶義詞,很多地方,經濟剛剛起步,資金嚴重不足,經常會通過集資來解決初始資金的問題。也並不是說,每一回集資都是“詐騙案”,很多集資的行為,還是起到了非常正麵的作用。隻是媒體有選擇性的報道,集資才逐漸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