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港的戚家軍大營之外。
每天都千帆競技,百船橫流,直接將港口堆得滿滿的。
一個個穿著粗布衣裳的海商們這時也不躲藏了,舉著自家三十艘船的船影和多年往來海上貿易的賬簿、經營證據,就排隊在大營門前跳腳吼著。
“將軍大人,我家從事海商一百多年了,從前宋就開始。”
“將軍大人,我家世代為漁民,老早就去過南洋了。”
“將軍大人您給個機會吧,這三十艘船可是咱們村裏所有吃海飯的人一起湊來的呀。”
這些海商們生怕名額不夠,甚至還打了起來。
站在岸邊大營最高處的戚繼光放眼望去,真是恍若一幅世界名畫殘陽之下,金色的海麵上,大船一艘一艘集結而來。
岸邊上匆忙的商人,有的跑的跌在地上,有的滿頭大汗。
連他都不禁驚訝了,太子殿下此法真是...
萬萬沒想到啊。
原來沿海一帶竟然有如此多吃海上飯的人,我大明竟然有這麽多海船。
民間的力量是無限的,原本那幾十艘小船,此刻迅速膨脹成了近千艘海船的程度。
事實上。
華夏的海上貿易一直到清末都十分興盛,隻是朝廷不管罷了。
幾乎每一代朝廷都選擇性地忘掉了海上的利益,這也讓南洋地區老早便被華人所占據。
僅僅是在眼下就有不下千艘海船的規模,可想而知貿易量是有多麽龐大?
要不是這麽龐大的貿易量,中東地區未來那個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富裕成那個樣子!
可以說阿拉伯地區的興盛就是由華夏以及印度阿三的海上貿易帶起來的。
此時。
應天城皇宮之中。
朱標看著戚繼光報上來的消息,也是嚇了一跳。
“一千多艘,這他媽不得封出去三十多個子爵?”
朱標發現自己錯了,錯的相當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