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悠悠下班前還有些不放心,特意來囑咐她媽。
“媽媽我先下班了,你們有什麽想吃的我去副食品站買。”(70年代的副食品站,類似於現在的農貿市場。)
張紅英這些時日在醫院照顧白皓宇,整天都有肉吃,日子那叫一個有滋有味。
現在讓她說有啥想吃的,好像還真沒有。
張紅英很是隨意,“我這天天吃得這麽好嘞,還真沒什麽想吃的,要不你還是問問你哥。”
轉頭朝病**的白皓宇看去,“兒子你有啥想吃的沒?”
聞言白皓宇搖搖頭,“隻要是妹妹做的我都行。”
白悠悠撫了撫額頭,“行吧,那我看著來。”不再多說,輕輕關門退了出去。
時間雖早,但排隊的人卻絡繹不絕。
食品站的蔬菜瓜果每天都限量供應,大家生怕後麵來的人買不到好的菜,所以早早的就有人開始過來挑選了。
略顯陳舊的木台後麵,各式各樣的蔬菜整齊排列,翠綠的菠菜、鮮紅的番茄、圓滾滾的土豆,在夕陽下更顯生機勃勃。
偶爾,幾聲雞鴨的啼叫從一旁的禽類區傳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白悠悠停下腳步,在一家魚攤前蹲下,目光掃過水箱中活蹦亂跳的鯽魚兒。
“鯽魚刺少可以紅燒也可以燉湯,味道也很少鮮美”,她心中已盤算好,要買一條魚回去紅燒。
老板見她一直盯著那條魚看,笑眯眯地操起網兜,手法嫻熟地一撈,一條肥美的鯽魚就落入了網中。
“這位同誌是想買魚嗎?你看看這條魚新鮮得很,拿回去煲湯、紅燒那滋味定然不錯。”
白悠悠接過魚,仔細端詳,魚鰓鮮紅,魚眼清澈,滿意地點點頭,從小包裏掏出兩毛的紙幣遞給老板。
買完魚,又來到果蔬區,買了兩個番茄、兩個土豆、然後是一顆水靈靈的白菜,一共花了6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