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原本晴空萬裏,陽光明媚的天氣,驟然烏雲密布,響起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雷鳴。
玉京城下起了滂沱大雨,下了一天一夜。
聽說,鎮北王蕭武穆在被砍頭前,曾在斷頭台上,目光悲壯地喊了兩句話:“天道昭昭,天道昭昭。”
盡管在官方的抹黑之下,大周子民對蕭武穆的風評急轉直下,甚至到了舉國唾棄的程度。
但是,這場大雨,將百姓們都關在了家裏,給了大家一個冷靜的機會。
不少有識之士,紛紛對朝廷的宣傳產生了懷疑。
朝廷說蕭武穆荒**好色,整日流連於煙花柳巷,然而,大周與北燕的國戰,是最近才平息的,邊境的戰場,連個茶攤兒都沒有,誰會把青樓開到戰場上去?
而且,蕭武穆被打入詔獄之前,朝廷對他的宣傳,一直都是光輝偉岸的正人君子,怎麽一被抓,就變成了卑鄙小人了呢?
朝廷還說蕭武穆裏通外國,中飽私囊,在戰場上出工不出力,將朝廷撥付給前線的糧草輜重,都賣給北燕換成金銀珠寶了。
可是,當年幾乎所有跟隨蕭武穆一起出征的士兵們,都說蕭武穆向來身先士卒,不論是攻城還是突圍,隻要跟敵軍短兵相接,蕭武穆永遠都衝在最前邊,永遠在最危險的地方。
按理說,身為全軍統帥,可以合情合理用一句大局為重,躲在軍營中運籌帷幄,將流血犧牲的任務,都交給下屬去做。然而,蕭武穆從未貪生怕死。士兵們,一看統帥都不畏生死,帶頭衝鋒了,軍心能不振奮嗎?
蕭武穆曾說過,有才能指揮三軍作戰的人有很多,即便自己戰死,軍隊也立刻有人能補上元帥之職。但是,自己身為全軍唯一的武尊,是當先鋒,衝在隊伍最前邊的不二人選。
試問,一個連生存都不貪的人,會貪黃白之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