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殘陽如血。
“咚!咚!咚!”沉悶的鼓聲在趙烈的府邸響起,驚起院中棲鳥。
這是召集眾幕僚議事的信號。
不多時,議事廳中便聚集了七八個人,各個麵色凝重。
顯然昨日校場上的一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怎麽樣?城中百姓反應如何?”
趙烈端坐主位,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一絲迫切。
“回稟二公子,”
一個精瘦的謀士上前一步,拱手答道。
“百姓們對昨日之事議論紛紛,都對大公子此舉感到憤怒,認為他勾結外敵,意圖謀反,是為不忠不義之徒,更有人說……”
他頓了頓,觀察著趙烈的表情,見他沒有不悅之色,才壯著膽子繼續說道:
“更有人說,大公子德行有虧,不配為君,而二公子您,仁義無雙,才是民心所向。”
“哈哈哈,好!”
趙烈聞言,忍不住放聲大笑,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看來,我這個大哥,真是不得人心啊!”
“那是自然。”
另一個謀士諂媚地笑道。
“二公子您文韜武略,仁義愛民,深得百姓擁戴,這大公子昏庸無道,倒行逆施,又怎能與您相比?”
“是啊,是啊。”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一時間,議事廳內充滿了恭維之聲。
趙烈聽著這些讚美之詞,心中十分受用,但表麵上還是裝出一副謙虛的模樣,擺擺手說道:“諸位過譽了,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向諸位多多學習才是。”
“二公子過謙了。”
眾人又是一陣恭維。
“對了。”
趙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開口問道。
“大智賢師呢?怎麽不見他?”
“回稟二公子。”
一個謀士回答道。
“大智賢師一大早就出去了,說是去城中救治傷患,安撫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