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俊無疑是有才華的。
許婧她們估計錯了一點,引進劇本不是省話給方家俊兜底保駕護航,而是方家俊再創造的野心,而所謂的跨國合作也就局限在原始劇本上,其他的一切方家俊都沒打算用國外一點東西。他作為本國男導演有一種典型的傲慢,他認為隻有他的故事值得講述,而且隻能用他的方式來講述。
方家俊挑的劇本是前幾年同樣被韓國本土化過的《曆史係男生》。
不能因為他做嚴國偉的助理而默認他就是和嚴國偉一樣的傳統導演,也不能因為嚴國偉是傳統導演就認為他對青年導演的期待是培養另一個自己。
方家俊本人的導演風格甚至是偏實驗性和先鋒性的。
《曆史係男生》是獲得六項托尼獎的知名話劇,後來還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劇情發生在話劇少見的中學背景,講述了八個英國寄宿男校學生備考牛津劍橋時的故事,對教育的立場進行了深刻探討,有年輕帥氣、意氣風發的學生,也有失意古怪仍在各自堅持的老師,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微妙情愫也被刻畫得非常生動。
《曆史係男生》有著類似死亡詩社的詩意,但缺少了死亡詩社的豪邁與悲情,反而多了一份對現實的妥協和無奈。方家俊很喜歡這個故事,在看到韓國的改編版本後就非常希望做一版中國的改編。
方家俊認為世界範圍內中國的高中校園也是獨樹一幟的,中國的教育者和中國學生以及家長之間有無數可以深挖可以探討的地方。很可惜因為種種原因目前影視作品大多選擇了最簡單的一條路,講述學生時代的愛情故事。
以方家俊的自負,他對這種“追校花”的低級故事不屑一顧。他以自己的經驗認定那個年紀的男生懂個屁的愛情,追求校園戀情的男學生不過是在其他方麵比如學習比如社交甚至球場上得不到同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