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瑉拙於言辭,她講不清楚孟麗君和馮素珍到底哪裏不一樣,為什麽孟麗君會讓她如此激動。
但是她盡力講述出來的孟麗君的故事還是抓住了重點,重點就在孟麗君想要做官,不再是為了家庭,為了愛人,而是為了她自己,她在做官的時候找到了自我價值。
徐瑉找了《再生緣》的原本發給大家,一開始衛茹還試著幫大家朗讀,後來發現文本量實在太大了,共十七卷,六十餘萬字,而且尚未寫完,後由另一位女詩人及其丈夫補齊了二十卷,增加了結局。
《再生緣》對於沒有古文閱讀基礎的人來說讀起來會非常吃力,全文以七言排律寫就,像一首長得沒有盡頭的詩。
但文盲有文盲的辦法。衛茹和梁瑞搗鼓一陣,把文本導入軟件,讓接近真人人聲的AI語音全文朗誦。
有些人不喜歡AI語音,認為機械感太強,有些地方的斷句也很奇怪。
但這些缺點在《再生緣》上絲毫不成為阻礙。七言排律本身就具有強烈的韻律美,它被創造的初衷就是為了朗誦,就是為了彈唱,也就是說,“聽”是比“看”更好的接受方式。
AI語音再死板再偽人,在碾壓式的中文的韻律之美前也隻是微不足道的小瑕疵。
很快所有人都放下手機,跟著一起聽。
這種體驗很神奇,好像她們用現代魔法複活了一位百年前的清朝女詩人,給她們講述一位接近千年前的元朝女英雄的故事。
郭沫若評孟麗君“挾封建道德以反封建秩序,挾爵祿名位以反男尊女卑,挾君威而不認父母,挾師道而不認丈夫,挾貞操節烈而違抗朝廷。”
最後這句“挾貞操節烈而違抗朝廷”是指孟麗君的女兒身暴露之後,元朝皇帝雖然與《女駙馬》中的皇帝一樣憤怒,他對孟麗君的“懲罰”卻比《女駙馬》中更像一個虛指的死刑更真實,更襯得那個死刑像是民間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