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在琅琊王氏當中算是萬裏挑一的人物。
此人自幼聰慧,三歲能詩七歲能文對他而言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正因他早早顯露了天分,欣喜若狂的琅琊王氏便想方設法為他尋找名師。
可世間名師本就難尋。
更別提王慎擇師還有自己的一番要求在其中,若是不合他的心意,哪怕是當世大儒他也能轉身離開。
由此可見,此人身上的確又幾分魏晉風度。
沈潮雲還沒學到這部分,可聽到魏晉風度這四個字與王慎聯係起來,她的臉色就有些古怪。
所以,所謂的魏晉風度其實就是過分隨性麽?
霍勖笑著糾正:“是能言敢言。”
沈潮雲好奇地問道:“所以他拜到老師門下,是他和老師的雙向選擇?”
是的,因為當時崔老爺子才辭官不久,還沒完全放下朝事。
這時候王慎這個敢說直話真話的小子出現在他的麵前,他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個諫臣禦史的好苗子。
他是老了,不能再上朝堂罵人。
但是他可以培養出個能罵人的弟子,來代替他進入禦史台,做個能言敢言的諫臣。
霍勖曾經和王慎見過幾麵,隻不過那時他雖嶄露頭角,到底人還小,也就是個六七歲的小孩,縱然他言語頗有挑釁,霍勖也沒將他放在眼裏。
思及於此,他垂眸看了眼興致勃勃的沈潮雲。
見她一副愛聽還想再聽的模樣,沒忍住屈指在她額頭彈了一下,提醒道:“雖說他是崔公弟子,不過此人立場不明,你不可多信。”
沈潮雲嘶了聲,用手捂住了額頭。
聽到這話連忙點點頭,然後解釋道:“我沒有信他,隻是他今日上門前來正好遇到了李元景,他已經將那封信交給我了。”
霍勖蹙眉:“他說什麽了?”
沈潮雲將王慎說的話複述了一遍,搖頭道:“若是隻從字麵上來看的話,他的確是在提醒我,可我想不通他為何要提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