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星空下,白箏的聲音很輕,由風托舉著,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裏,清晰可聞。
“我的家鄉位於中國西南的高原之上,有三千多米的海拔。
我們那裏的人常年以畜牧業和農耕作為主要的謀生手段,所以在過去新中國飛速發展的幾十年裏,我們那樣與世隔絕的小角落,幾乎是被拋棄了的。
大家保持著古樸的生活方式,很辛苦,但很簡樸。
從我有記憶的時候開始,白天我會和弟弟妹妹一起去山上放犛牛。
到了晚上,收拾好家裏的一切,等到弟弟妹妹都睡了,我還會上山去砍秸稈,背玉米杆子或者是撿柴火。
那時候,星空或者圓月,總能照亮我腳下的路,就像今天一樣!”
白箏的聲音一直很平緩,沒有刻意的抒情或者賣慘,而是一種娓娓道來的溫情。
就像,對於那樣的童年,她從來不是憶苦思甜,而是充滿幸福和向往的回憶。
因為在那時候的簡樸生活中,她還擁有一個幸福而美滿的家庭。
大家不知道白箏心裏這些關於星空的漫長延伸,隻順著白箏手指的方向,抬頭向著東邊的天空看去。
她們的腦海裏,出現了由白箏的語言而描繪出來的不同畫卷。
不一樣的場景,卻同樣迷人。
知道內情的梁嶼川,則不能如她們一般平靜。
他滿腦子都是瘦瘦小小的白箏,背著比她人還高的背簍,一個人在黑夜的高原之上穿行。
白箏轉過頭來的時候,便看見梁嶼川以一種十分複雜的眼神盯著自己。
那眼神裏,有落寞、有關心、有心疼,也有遺憾。
白箏一瞬間明白了他心底的想法,微笑著朝他搖了搖頭。
她無聲地張嘴:“沒關係。”
梁嶼川讀懂了她的嘴型,也讀懂了她眼裏的笑。
他無奈地伸手,揉了一把她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