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覺得按照房契上注明的麵積進行賠償不公平,我家房屋的麵積比房契上大多了,而有的人房契上注明的麵積很大,可是實際房屋麵積卻很小,應該按照房屋的實際麵積進行賠償。”
就在這時,人群之中,一個中年人突然對著林安說道。
他的這個問題立刻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同,對此,林安一點都不感到意外,因為他就預料到會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
人天生就是趨利避害,比較自私的生物,習慣性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
此人家中房屋的實際麵積比房契上的藥大,他就希望按照實際麵積賠償,但有些人房契麵積大,實際房屋麵積小,肯定就不會支持這一說法。
“你說按照房契上注明的麵積進行賠償不公平,但如果按照房屋的實際麵積進行賠償,也會有人說不公平,那怎麽辦呢?”
果然,林安這句話剛一說完,頓時得到了很多百姓的認同。
“就是,大人說的太有道理了,憑什麽要按照房屋實際的麵積,房契才是受到大夏律法保護的東西。”
“如果按照房屋實際的麵積,我一晚上就能搭個屋出來。”
“你房屋的實際麵積居然比房契大,很顯然你違規建造了,這是要受到律法懲處的。”
“你有什麽資格說不公平,都不知道你哪來的勇氣,敢對朝廷的標準指指點點。”
“……”
不用想就知道,這些開口反對的人,其房屋的實際麵積,肯定是要比房契上低,如果按照那人說的,以房屋實際的麵積進行賠償,那他們就虧了。
這就是底層之間存在的矛盾,都不需要什麽大的問題,隻需要一點點利益衝突,就能變得水火不容。
隨後,陸陸續續又有幾個人提出問題,林安都巧妙的回答了。
事情進展到現在還是比較順利的,沒有遇到棘手的麻煩,在此之前,林安還以為會有死活不願意搬走的釘子戶呢,事實證明他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