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舟想也不想的拒絕:“不行,太危險。”
若他出事,他如何給阮棠交代。
“殿下,我不是為你亦不是為師姐,我下山隻想做一件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袁子華鄭重道。
他為的是滿城百姓,百姓不該成為他們野心的犧牲品。
“殿下別勸了,這小子決定的事誰也勸不住。”秦山道。
“三日,殿下隻需給我三日時間,我必然大開城門迎殿下進城。”
淩舟要安排荊城護衛,也被袁子華拒絕了,既入世便要無懼風雨。
廬州位居江淮之中,是南北分界過渡,橫貫中腹,比舒州地理位置更關鍵,一旦叛軍得逞,整個南北運路都會陷入困境,也意味著平叛失敗。
所以,龐統才用了數倍的兵力守在廬州,隻是領了一輩子兵,打了一輩子仗,算無遺漏的龐統遇到了一群要天下為公的年輕人。
他占盡天時地利,卻輸在人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龐統的淮西軍多為淮西百姓,可他卻置百姓於不顧,必然失去民心。
袁子華如約,三日後廬州百姓大開城門,迎淩舟的平亂軍入城。
廬州之戰後,龐統接連失利,不到一月時間拿下安慶鳳陽巢縣。
一直在觀望的幾位藩將在關鍵時刻向淩舟投誠,龐統大勢已去,主動向朝廷遞上罪己書,說自己絕無反心,先前不過是被有心人利用,才釀成大錯,願麵聖親自向聖人請罪。
消息傳來,朝野內外備受鼓舞,這次連魏王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太子之位實至名歸。
太子這次不止平了淮西之亂,順便穩定了淮南、淮北一帶,打破了四地共盟,徹底杜絕了內亂,不日便可班師回朝。
淩舟憂心京中,率一小隊先行回京,大軍押後。
淩舟為了天黑前進城一直沒有休息,才進入龍都地界荊城就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他是斥候出身,對危險十分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