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

第125章 準備換人

趙與芮現場對三位步兵大將愛理不理的,隻簡單說了幾句話就沒算,莫澤等人看在眼裏,感覺魏王心思,真的隻在水軍和做生意上。

魏王可不是嘴上說說,他召集官員說了這番話後,第二天就離開慶元府,直接又跑回定海縣。

慶元府有通判,還有長史和司馬,府內大小事宜,軍政民事,他們三人共議,魏王坐享其成,皆大歡喜。

趙與芮才沒功夫和這些人爭權奪利,他們想要地方治理權力,趙與芮就給他們。

慶元府主官都是史彌遠的人,趙與芮當然遠離。

離開了京師後,他似龍入大海,自由自在,很多想法念頭都要逐步實施,哪有功夫管理一府之地。

賺錢,練兵,造火器,造船,各種念頭在他腦海裏整天盤旋,他都不知道先幹什麽好。

定海縣這會還算有點小錢,得益於當地的商業發達,加上鹽糖茶課,還有造船業等,都在南宋各縣中排在前列,加上人口眾多,非常適合用來當創業基地。

趙與芮回到定海縣的第一步就是準備換人,即把整個縣裏各衙門全部換上自己人。

兩宋縣一級的主要的官員除了知縣,還有主簿、縣尉,曾經兩萬戶以上設縣丞,後到南宋就取消了。

另外又根據人口數,會有增減。

不滿一千戶的縣,縣令會兼主簿或縣尉,有的小縣甚至隻有一個縣令,沒有縣尉和主簿,人口較多的,縣尉會設兩個。

這幾個官員,在南宋又叫親民官。

而趙與芮的表弟全勇,現在叫監當官,通常按宋製監當官當滿兩輪(三年一輪),如果表現出色(當然有關係的話,可能一輪都不要)可以晉升為親民官,通判當兩輪,也能升知府。

但趙與芮給全勇弄了武官的品階,明顯以後想讓他往軍隊方麵走。

定海縣人口較多,所以有一個主簿,兩個縣尉,全縣就四個親民官,然後又按縣人口,從一萬戶到一千戶,分設曹司(10-30人)、手力(30-70人)、弓手(10-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