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

第144章 南宋人口問題

趙與芮給秦卓的任務,就是現在開始準備物資,購買牛羊農具油鹽等物,同時要開始想辦法移民。

百姓們好好的住在南宋,誰願意往濟州島去。

古代的百姓願意背井離鄉,通常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天災,沒的吃了,隻能往外遷移,第二種是兵禍人禍,也很難生存,隻能往外遷移。

簡單說,隻有活不下去,百姓們才會遷出去。

當然,在南宋還有第三種,大量的商人感覺到國外生活好,更容易賺錢,就會帶著財產離開南宋,移居到海外,南宋兩浙路這樣移民走的商人還挺多的。

兩浙這邊移民還有個特點,通常會一群一群的移,所以人口流失會比較大。

哪怕後世,溫州人做生意,也是抱團成群,帶著同村同族,一起去外麵幹,這是有傳統的。

我們看下兩曆史上兩浙江人口數據對比,可以看出移民巔峰就在嘉定十二年後。

乾道九年(1173)兩浙戶數為二百二十九萬戶。

嘉定十二年(1219)兩浙戶數為二百八十九萬戶。

四十五年間,戶數增了六十萬,平均一年增十幾萬,這是看起來很正常的。

但到嘉定十六年(1223)也就是現在趙與芮剛到定海縣的這年,兩浙戶數突然降為二百二十萬。

短短四年時間,整個兩浙江,少了六十九萬戶,兩三百萬人。

要知道,從嘉定十二年到十六年,兩浙這邊並沒有大規模的戰役,受到戰爭波及影響很小,但居然出現這麽大規模的人口變動。

接著再看到寶慶元年(1225),兩浙戶數降為一百九十七萬戶。

僅兩年間,又少了二十三萬戶。

趙與芮來到定海的時候,正是兩浙大規模人口外流的時候。

一個國家的人口快速外流不外幾種因素,大夥覺的國內不好,大夥覺的國外好,大夥覺的國內不安全,大夥覺的國外安全,大夥覺的國內不好賺錢,大夥覺的國外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