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墨齋。
這日,方臨看到劉掌櫃夫妻倆買菜回來,又拎回來一袋子米。
“掌櫃的,昨天不剛買過米麽?”他問道。
“囤糧啊,昨天還六錢銀子一石,今天都漲到六錢一分銀子了。”
劉掌櫃看方臨似乎真不知道,解釋道:“官府都說了,這個春天氣候蹊蹺,恐怕是災兆……咱們小老百姓,自然要屯糧了。”
‘好家夥,合著這事還與我有關?’
方臨明白了。
因為他、董祖誥,蒲知府堅決決心懲辦卓三爺,獅子搏兔,亦須全力,蒲知府聽從了方臨建議,抓了卓三爺後,明正典型,宣傳說出卓三爺欺行霸市的隱患:這個春天氣候極端,可能是災兆,因為卓三爺之故,百姓將糞便倒入溝渠,可能造成瘟疫……這是將全城置於險地。
如此宣傳下,百姓更加感覺卓三爺罪有應得,這也潛移默化影響了達官貴人的態度,團結到了更多力量,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卓三爺哥哥卓彥修罷官去職,未必就沒有這些人推波助瀾。
話說回來,這一招效果很好,達成了預期目的,但也因為官府宣傳這個春天氣候異常,可能是災兆,造成了後續影響,讓百姓開始屯糧。
‘隻能說,人力有時盡,你做出的一個決定,不可能完全預料所有後果,做到絕對的算無遺策。’方臨暗道。
“我瞧著是該囤些。”
劉掌櫃坐下,給自己倒了杯茶,邊喝邊說著:“聽來往北邊做生意的商人說,今年全國多地都有旱情,冀中、豫地、魯地、秦地好多地方,連續兩三個月都沒下過一滴雨水,那邊一大清早,太陽就像個大火球似的高懸在天上,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升高,愈發熾熱、白亮,不可逼視……這麽看來,今年大可能是一個大災年啊!”
“災年?去年不就是災年麽?揚子江決堤,臨子家就是……”黃荻說到這裏,頓時意識到不妥,對方臨道歉:“對不住,臨子,我就是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