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臨夏

第118章 評判

淮安府城這場囤糧風波,最終,在蒲知府調撥常平倉部分糧食平抑糧價,又約談城中糧商從別地購買調撥糧食後,逐漸歸於平靜。

其後,時有傳來北方幹旱的消息,這些消息多了,再加上城中各家已經囤了些糧食,淮安百姓漸漸脫敏,不再會如驚弓之鳥般慌張。

江淮之地依舊歌舞升平,方臨時而就會聽到哪家舉行的宴席多麽豪奢,輪休一家人去茶館聽戲也從未見人少過,與聽聞中災象已顯的北方各地相比,淮安府城仿佛另一個世界。

這些日子,軒墨齋也有變化。

劉掌櫃二兒子劉洪儒媳婦懷孕,劉老太過去照顧,店中的做飯事宜,自然交由了大兒媳婦劉丁氏,劉洪文因此也經常過來。

劉掌櫃年紀大了,精力不濟,也因為二兒媳婦懷孕,跟著劉老太去二兒子那邊,軒墨齋漸漸交給大兒子劉洪文——書院業師評價,劉洪文文章火候未到,與舉人相差頗遠,他年齡又漸大,縱然心中有些不甘,也開始接手軒墨齋,漸漸將重心放在店裏。

這日午後。

方臨在櫃台前記賬;黃荻送走一個客人;柴一葦拿著書放入貨架,填充賣掉的書。

以往劉掌櫃坐的桌子,劉洪文在這裏做八股文章——他也不是說徹底放棄科舉,隻是不像以前那般耗費全部精力,轉為以時間熬文章火候。

片刻後,他寫完一篇文章,吹幹墨跡,自我欣賞了片刻,抬頭看店中沒人,招手讓方臨、黃荻、柴一葦喝茶,問道:“你們看我這文章如何?”

“字跡工整,卷麵整潔,文章好壞,我卻是無法評斷。”方臨如是道。

“好!瞧瞧這字,瞧瞧這文采……莫不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我說小劉掌櫃你啊,將來肯定是能中舉人的。”黃荻好聽話張口就來。

“我也看不懂,就是看字哈,好像比方哥差一些。”這是柴一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