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一場,已然無需等到白天。
既然唐刀已經估算到日軍方麵肯定在蘇州河橋左右兩側的某一側、部署了輕重機槍火力點等著奉令撤離的倉庫守軍,那就先瞅瞅是不是這樣。
唐刀和冷鋒各帶兩個人趁著夜色潛出倉庫,在黑暗中潛出超過100米,而後朝著200米外左右兩翼完全被黑暗籠罩的日軍陣地前沿各打了三顆照明彈。
當照明彈從高空中緩緩落下,將距離四行倉庫前方兩百多米的黑暗照亮的那一刻,站在倉庫左翼瞭望孔後的陸軍中校倒吸一口涼氣,真的是驚怒交加。
唐刀猜測的絲毫不差,望遠鏡的視野中,300米外有著不少日軍活動的身影,大部分還不在直麵倉庫的戰壕內。
日軍躲避的有些驚惶,顯示他們對突然降臨於陣地前的照明彈準備不足,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陸軍中校看到了他們來不及搬走的機槍。照明彈的餘暉中,隻是粗粗掃一眼,架在河邊簡易野戰工事裏的數挺九二式重機槍泛著幽冷的槍口令人頭皮發麻。
這種重火力,日軍以前隻會將其放在500米外的半永固工事中,現在卻將其搬到一線陣地,其目的不問自明。
他們是怕遠達一裏地的遙遠射程不夠精準,不過不是怕子彈落入租界,而是生怕從300多米外蘇州河橋麵撤退的中國軍人跑的太多吧!
而在幾個簡易工事之外,還有更多的日軍輕機槍二人組躲在矮牆後,雖然他們抱著輕機槍躲避的身影還算敏捷,但居高臨下的陸軍中校卻是一覽無遺。
遙遙望著日軍努力躲避的身影,陸軍中校已然斷定,隻要他真的奉令率全軍由距離倉庫不過30米的蘇州河橋去往租界,日軍不顧危險建立在300米開外的輕重火力點就一定會全力開火。
當然了,如果倉庫守軍正在撤離,比如待重武器裝備先行運離,所謂半渡而擊,猝不及防之下,剩下的軍人隻能成為被屠殺的對象,中方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日軍的重機槍自然也沒什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