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怎麽了?”沈浪回到鄉村後,繼續了自己的拍攝之旅。
他其實對這個劇本挺不滿意的,從上到下,都是混日子,別人也就算了,吳軍都是。
說實話,也就他的錢隻能投資這種戲,要不然根本**都不帶掃一眼的。
沈浪其實有想過,自己組局拍電影,反正可以注入積分,可是他仔細了解過,他的錢不夠。
就這次他能夠把《邊區造》的票房收益都到手,那是人家都對票房沒什麽期待,都是為了補貼。
是不是覺得大家沒眼光,假如票房大爆了呢,為什麽不努力下,事實是,這種題材做了不止一次榜樣。
它就是不行,就是不掙錢,你連個發行費都交不起,自來水都沒有途徑看你的影片,尤其是這種抗戰題材,現如今哪有什麽市場。
發行還是重要的,給你談院線,給你宣傳,可是費用得有,就他們這部電影,就十萬塊發行費,人家就保證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夠多了,也隻是基礎項。
至於給電影做宣傳、購買廣告這種事,你十萬塊根本什麽都做不了。
劇組這邊也隻是想著上映掙補貼,也不會想票房的事,之所以沒期待,就是因為榜樣太多。
每年這種一日遊的電影層出不窮,就是這個原因,補貼占據很大一批數目。
也就是這種情況,沈浪才能入局,要不然的話,別看他是圈裏人,拿個幾百萬拍電影,照樣會被坑。
他隻是會演戲,對於劇組籌備這些環節根本不懂,當然,可以交給別人,人家也會拍胸脯,肯定不會坑你。
可是一頂草帽五千塊這種事都能出現,你還敢相信嗎,隻有自己接觸這個行業,時間長了摸清楚了,才可以自己組局,信別人都不行。
沈浪這次也是占便宜的,他的那幾十萬根本拍不出電影來,大頭還是補貼,工作人員也都是掙工資的,各種設備也是單位的,省了好大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