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北境,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對比狀態。
雁門關外,三方人馬正在瘋狂廝殺。
關內,軍人和百姓都沉浸在經濟建設的喜悅中,熱天朝天。
除了極少數的防衛兵在崗,基本上其餘人都投入了各項建設。
一片片荒地被開墾了出來,撒上了種子,進行了灌溉。
一座座帳篷被搭建了起來,分配給了投奔而來的饑民。
護城河,已經挖通了大半。
有了挖掘機的參與後,基本上是一日千裏的進度,最遲還有三天,就可以全線貫通,引入水流。
鐵絲網則快得多,已經將整個城池包圍。
淩鸞為了鼓勵降兵和流民的主動能動性,還為他們特地頒布一項法律。
隻要老老實實待在北安城,再無二心,可以免除賦稅三年,若是婚喪嫁娶,王府還會發放物資。
但也有不少的降兵私底下有怨氣。
畢竟他們投降是為了家人,可過去了好幾天,鎮北王這邊還有要去接回他們家人的意思,導致不少人都出現了逆反情緒。
這種情緒,還在不斷蔓延。
尤其他們看到曾經的同袍,被匈奴人殘殺,心裏頭那種滋味,就更加突出。
哪怕是將他們分開混編進了鎮北軍的其他部隊,可影響還是實際存在的。
為此事,王府再次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
“王上,根據我們的情報,匈奴人已經完全切斷了大乾和大周的交流渠道,現在大概他們雙方都覺得被對方給賣了。”
諸葛青不厚道地笑出了聲。
“匈奴人已經在雙邊安營紮寨,看起來準備打持久戰了。”
“持久戰?他們的軍需從哪兒來?糧草從哪兒來?”
“反正,短期內,這事兒,應該解決不了。”
“以匈奴人的性格,鬧騰四五天應該沒什麽問題。”
“……”
鎮北軍高層,你一言我一語,發表著對當前局勢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