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讀書的時候,趙興安看到一首詩。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當時覺得讀的順口,並沒有覺得這句話有什麽不同尋常的地方。
可是到了自己如今這種地步,他終於品出這一句詩裏麵蘊含的意思。
道理大家都明白,做與不做就在一念之間。
勾結外族殘害同胞,他是絕對不會去做的,因為他覺得這是自己的底線。
要是做人連底線都沒有,那跟動物又有什麽區別?
可是很多人卻覺得這樣的事情很正常,可以接受。
如此一來,對錯之間豈不是模糊了界限?
此時再讀這句詩的時候,感受頗為不同。
想到這裏他便念了出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劉秀雲聽完之後睜大了眼睛,看他不說了,便詢問道。
“後麵呢?”
趙興安愣了一下。
“什麽後麵?”
劉秀雲詫異的說道。
“夫君既然要做詩,為什麽隻有這兩句?”
他這才反應過來,不由得老臉一紅。
“這可不是我做的事,隻不過當時是聽人念過一句,因此便記了下來。”
“剛才你問我是不是要做這樣的事情,那我就告訴你不會,我最起碼要當個人才行。”
“像是這種把吃裏扒外的事情說的冠冕堂皇,我可做不出來,因此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這話他說的斬釘截鐵。
劉秀雲的臉上露出笑意來,將頭伏在他的懷中。
“夫君果然是個大丈夫,做事情的確有擔當,不管夫君做什麽我都支持你。”
聽到這話,趙興安頓時泄了氣。
他要的可不是這種無腦支持。
最起碼劉秀雲也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女子,這時候應該指點江山,給自己出出主意。
做不到這些,表示理解感慨一番也行啊。
讓自己好端端醞釀出來的感情,打了一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