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不得不說,儒門學派,確實有它自己的獨到之處。隻要你悟出了自己的內心,得到了那高掛於天空之上的孔聖儒學的認可,恭喜你,你成功晉級了。
大夏最南邊,一偏僻小村,一位老先生,教書四十載,把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教書育人。
而他也一朝頓悟:教子教女,辛勤半輩。滿頭白發,甘乳一生。
老先生也確實當得這句話,他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付出了大半生的辛勤努力,盡管早生華發,卻依然甘心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奉獻一生。
辛勤付出大半生,又何曾貪圖過回報?故而彌留之際,感慨著說出了這麽一句總結自己一生的話語。
哪知就這麽聊聊十幾字,卻引起了天地異變,得到了那至高無上的儒家學派之認可。
一朝頓悟,化為一代大儒,獲得新生。當即向著西北方向的大秦方向,躬身一拜。
再如,大夏學宮的宮主,李如文。修仙不成,投入教育行業,桃李滿天下。如今孔聖開創儒家學派,他也因此看清了自己的路。得天地認可,一夜之間步入亞聖之境。
儒家學派,若要說境界之分的話,暫分六境:儒生、儒士、儒師、大儒、亞聖、聖人。
聖人沒有天大的功德,不得天地認可,窮其一生都不得進,也唯有孔聖一人;亞聖則是得到大多數人的真心認可,人的念力是無窮的,而這股念力會化為道道浩然正氣。
如果說儒家的浩然正氣,是一條長河的話,那麽神州大陸,無數人族,每分每秒都有無數浩然正氣去壯大這條長河。
這個世界本就廣袤無邊,人族何其之多。且都是善良淳樸之輩,儒學講的就是仁、理、義,可以說這些正好是這個時代的人族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
此時的大秦王宮,華夏學堂。
陳寧眾人,全都跟上學堂的幼兒一般,恭敬的坐在小板凳之上,認真的聽著孔丘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