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重新整理了一下近些日子的死者。
當年安王之亂的時候,林勇是第一個為先皇打開城門的人,他的背叛讓安王的防線瞬間被撕開一道大口子;
而當時身為副統領趙銘,在戰鬥中胡亂指揮,讓安王的禁軍陷入被動,關鍵時候卻倒戈,帶領先皇的軍隊包圍了安王的親兵,給了安王致命一擊;
孫德本是慶王王身邊的大太監,後為安王效力,在宮中浸**多年,將宮中地道所在地告知先皇的人,斷絕了安王的逃生之路。
整理完這些,蘇婉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也就是說,安王的餘孽,他們正在向當初的背叛者們複仇。
甚至,趙銘那邊的佃農,也不知是他們多久前就布下的局。
段晏舟看著她緊張的神色,緩緩說道:“趙銘死後,我察覺此事不對,親自去見了殺害林勇的凶手,知道他是被人挑唆。順著這條線追查下去,誰知那人滑得像泥鰍,跑了。”
“至於趙銘,那佃農中有個叫王二的,原本那群佃農隻是想把趙銘抓了,威脅他兒子還錢,可就是這王二從中挑唆,不知說了什麽,局麵突然失控,雙方打了起來。而在混亂中,王二趁亂消失得無影無蹤,目前尚未查到他的下落。”
蘇婉清柳眉微蹙,問道:“侯爺可知,下一個受害者有可能是誰?”
段晏舟神色凝重,說道:“在京中有可能有三個。”
康王,當初他與安王關係頗為密切,可在先皇拿下京城後,他卻是第一個忙不迭歸附先皇的。
大學士陳啟,安王兵敗之後,是他第一個寫詩痛罵安王,然而可笑的是,當時安王得勢之時,他也曾寫過不少誇讚安王的詩。
最後一個是安王曾經的幕僚、如今的鴻臚寺卿劉一。
“至於京城外,最有可能的是......”
段晏舟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目光緊緊鎖住蘇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