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府,東苑。
屋內燭火明亮,已經到了人定時分,紀夫人還未就寢,望著茶幾上那張大紅燙金請帖,含著淡淡的隱憂,似乎若有所思。
英國公李繹已經躺下了,卻見自家夫人還在發呆,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又從**起來,走了過去,問道:“你夜已經深了,你還不歇息?”
紀夫人歎了口氣,指著那張大紅請帖,“你說董家送請帖過來做什麽,董家是文臣,我們家是武將,這麽多年來我們兩家都沒有往來,去年董太傅做壽,我們家都沒有去賀壽。”
李繹笑了笑,“這有什麽,董太傅做壽,董家沒給我們遞帖子,我們哪能上趕著去,這不是讓人笑話麽。”
紀夫人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董太傅嫁孫女,董家都把帖子送過來,就算我們以前沒有往來,哪還能不去嗎?不去,豈不是不給董太傅顏麵。”
李繹似乎明白了,紀夫人在憂心什麽。
“我交了兵權,陛下已經冷淡了李家,重用楊將軍,再過幾年朝中怕是不會記得有我李繹這個人,不用再擔心些什麽。”
英國公李繹今年五十二歲,馳騁疆場三十餘年,立下不世之功。
曾北擊戎人,南平南漢,西掃荊楚,東定渤海,世人見了他,都會恭敬地稱呼他一聲大將軍。
如今東都炙手可熱的楊師道將軍都稱他有“賢將之風。”
當今太子更稱他是國家之良將,我朝得之,猶是長城。
所以,作為李繹妻子的紀夫人,鮮少與世家夫人們往來,像董家這樣的大家族,甚至都不敢輕易接觸,就怕給李繹和李家惹麻煩。
弄得她堂堂一個國公夫人,還不如一個三品官員家的夫人有存在感。
李繹說,“陛下不會再忌憚我,各家各戶的應酬,需要夫人出席的,夫人還是去吧。再說了,後頭那三個孩子年紀也不小了,也到了說親議親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