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王家村。
“要不說,讀書人的腦子就是好用呢!”
“這一批皂賣完,你猜咱們賺了多少?”
王氏的哥哥王大福笑著開口,眉眼之間俱是得意,看向自己的外甥和妹妹更是欣賞。
“多少?”
王氏忍不住問。
“足足一百八十兩!”
王大福用手比比劃了一番,大笑道。
“這件事還是多虧了舅舅出力。”
沈文麵上也帶了笑意,看向王家院子裏那些工具,眼中也是有了幾分自得。
大房一家能製出香皂,二房也能。
棠記一塊皂最低要賣二兩銀子,那他們就賣一兩銀子。
饒是如此,這個香皂的製作成本也很是低廉,一兩銀子還能賺上許多。
沈棠作坊的留下的腳印,是沈大河的。
沈大河從小不務正業,暗地裏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二房眼紅大房一家很久,沈老太那一百兩捏在手裏,看得緊緊的,誰都不知道她藏在了哪裏。
於是沈大河在聽了大兒子無意中說的幾次,如果知道香皂怎麽做的,那他們也能賺錢過上好日子。
奈何作坊周圍平日裏都有巡邏的人,沈大河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時間。
可是誰能想到,端午作坊居然放假了,大房一家還舉家都去鎮上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於是沈大河趁著中午眾人都吃飯的時間,迅速翻進作坊。
沈大河聽了沈文的話,沒有拿作坊裏的一分一毫,雖然是真的很想拿。
沈文交代沈大河,務必看清楚作坊裏麵有什麽,大概用的是什麽工具。
沈大河雖然不靠譜,但是這回卻沒有讓沈文失望,確實帶回來了很多有用的訊息。
鑒於沈棠一家已經在沈家村製皂了,王氏便提議,可以去她的娘家。
遂沈二一家同王家合作,沈文負責材料,而王家提供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