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縣回府之後,立刻派人邀請了周圍的幾個知縣一起來青山鎮小聚。
這等好事,就該和同僚分享一下嘛
又差人找了幾個桶,將拿來的魚養起來。
沈家村收獲稻花魚的事情自然也是沒有瞞過其他村子的人。
畢竟那可是縣令大人都來了!
因此打這些魚主意的人家都歇了心思。
各村隻能眼睜睜看著沈家村人餐桌上日日都有魚,自己卻隻能吃點鹹菜饃饃。
家中田多的人家自然魚收獲也多,一時之間,沈家村家家戶戶都提著自家的稻花魚上走人家。
“張嫂,這是要去哪裏啊?”
“哦,這不是收了魚嗎,我去給我娘家兄弟送上一點,叫他們也嚐嚐。王嬸兒去哪兒啊?”
“嗐!我這不是也吃不完嘛,就想著給我那親家也送上幾尾去。”
......
諸如此類的事情,近幾日在沈家村幾乎日日都在上演。
整個沈家村,總共收獲了超過萬斤稻花魚。
青山鎮以及周圍幾個村都出現了沈家村人賣魚的身影。
而且,如今的青山鎮誰人不知縣令大人都親自去沈家村捉這個稻花魚了。
青山鎮的各大酒樓更是爭先恐後派人來沈家村訂購稻花魚。
這會兒,你要是說你就酒樓裏沒有稻花魚,那可是要被同行看不起的!
甚至許多人都慕名來青山鎮嚐嚐這稻花魚的味道。
沈棠囑咐村中人宣傳稻花魚的好處。
如今整個沈家村隨便找上一人就能說出這稻花魚的優點:沈家村的稻花魚啊,它有鱖魚之鮮嫩,卻避其華貴;舉草魚之價廉,卻避其草腥;呈鯽魚之小巧,卻避其多刺;比江、河鯉魚更富營養。
沈家村人最近走到哪裏都要被人請過去說兩句話。
話裏話外無非就是想知道這稻花魚養殖的技巧。
隻是這稻花魚的熱度還沒下來,青山縣就來了一個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