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戲台,難道就比百姓的性命還要重要嗎?”
朱祁鎮沉默了片刻他明白陳循和朱祁鈺的話不無道理,但身為一國之君,他也有自己的難處。朝堂之上,權臣爭鬥,外敵虎視眈眈,他需要通過一些手段來鞏固自己的權威,而修建宏偉的宮殿,正是其中一種方式。
“朕並非不知民間疾苦。”
“但身為一國之君,朕必須考慮大明的長遠發展。宮殿的修建,不僅是為了彰顯國威,更是為了凝聚民心。一個強大的大明,需要有令人敬畏的象征,而宏偉的宮殿,正是這種象征之一。朕並非不知民間疾苦,但若國家不穩,百姓又怎能安居樂業?”
朱祁鎮繼續說道:“朕知道,黃河泛濫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朕也深感痛心。然朕必須權衡利弊,不能僅憑一時之仁,而忽視了大明的長遠利益。賑災固然重要,但若沒有穩固的國基,賑災之銀也隻會是杯水車薪。”
“朕的計劃是,一邊著手賑災,一邊著手修築堤壩,確保黃河不再泛濫,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兩位尚書都閉上嘴巴不說話了。
因為他們聽到了朱祁鈺猛地倒吸一口冷氣的聲音,下意識地後退三步。
朱祁鈺扶額無奈道:“陛下真想以一己之力,承擔起整個大明的重擔。然而,陛下,您是否考慮過,若百姓無法理解您的苦心,反而會生出怨懟?”
“朕何需要他們的理解?”
朕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百姓的怨懟,朕自會以德服人,以實績贏得他們的信任。”
朱祁鎮對上朱祁鈺的冷眼又後悔怎麽就說出口了,一屁股又坐回了龍椅。
“皇弟......覺得,如何?”
朱祁鈺笑眯眯點頭道:“臣弟覺得甚好。”
朱祁鎮雙眼一亮:“朕也覺得甚好!那幹脆把賑災的銀兩再增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