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回去告訴李要,盯緊幾位朝中大臣,若是他們有什麽動作,立刻派人來報!”
吩咐完京城之事後,京城來的工部尚書帶著圖紙來拜見。
京城來的工部尚書帶著圖紙來拜見,朱祁鈺示意他坐下,然後仔細查看了水壩的修複計劃。
朱祁鈺詢問道:“這修複工程可否在一個月內完成?”
尚書不敢怠慢,連忙回答:“回殿下,按照目前的進度和計劃,一個月內完成是不可能,臨安水壩是由前朝的工匠所建,曆經多年風雨,已經多處破損。若要徹底修複,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不過,臣等會盡力加快進度,爭取在兩個月內完成主要修複工作。”
朱祁鈺搖頭:“本王看一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
尚書在工部摸爬滾打了將近四十年,論誰的經驗都比不上他。他深知修複工程的複雜性,但麵對朱祁鈺的堅持,他隻能恭敬地回答:“殿下,臣等會盡全力,但一個月內完成,恐怕還是過於樂觀。水壩的修複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考慮到天氣和材料供應等諸多因素。若強行壓縮時間,工程質量難以保證,一旦發生潰壩,後果不堪設想。”
朱祁鈺聽後,臉色一沉,他冷冷地說道:“本王豈能容忍你們這些庸才的無能?!一個月內,若水壩修複工程不能完工,你們就等著腦袋搬家吧!”
尚書聞言,額頭上滲出了冷汗,也生了幾分的惱氣,語氣硬氣道:“皇上派微臣前來臨安是來修複水壩,而非草率行事。臣等必須確保工程的質量,以免將來發生更大的災難。殿下若一味追求速度,不顧後果,臣等寧願辭官不做,也不願承擔這等風險。”
朱祁鈺聞言,臉色更加陰沉,他怒視著尚書,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這是在質疑本王的命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