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拂袖離去,於謙與王文一行人漸行漸遠,落在身後,與一隊巡邏的錦衣衛碰上。
李要拱手行禮:“於尚書。”
兩人交換了個眼神,李要見四周無人注意,借著行禮的動作從袖中掏出了一封密信,悄無聲息地遞給了於謙。於謙不動聲色地接過,藏入自己的衣袖中,然後微微點頭表示感謝。
李要隨即退後一步,恢複了恭敬的姿態。
於謙穿過宮牆的陰影,走到一處靜謐的庭院。
這裏遠離了朝堂的喧囂,隻有幾隻鳥兒在枝頭歡快地鳴叫,
他環顧四周,確認無人跟蹤後,才從袖中取出那封密信,小心翼翼地展開。
信中內容簡潔直接,朱祁鈺直言海禁政策的廢除並非偶然,暗中有人走私。
他指出,這些走私活動不僅涉及普通貨物,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之徒竟然將武器和糧食偷偷運往敵國,嚴重威脅大明之安。
於謙瞳孔猛然收縮,這封密信的內容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
信中不僅提到了海禁政策的廢除背後隱藏的走私活動,還暗示了朝中有人與敵國暗中勾結,這無疑是對大明江山的極大威脅。
此事若不及時處理,後果將不堪設想。
於謙迅速將信件收好,心中盤算著如何將這一情報上報給皇帝。
可皇上若是得知後也無濟於事,王文等人絕不會輕易放棄他們的權勢和地位。
要想徹底揭露這場陰謀,必須找到確鑿的證據,讓皇上無法忽視,可未必能找到王文等人的弱點。
與此同時,王文和陳循等人暗中策劃。
“襄王明日便到京城,什麽時候動手?”
陳循品茶歎出一口長氣:“這郕王也是個蠢貨,眼下這個時候竟是提出廢除海禁之策?也不想想這會給大明帶來多大的風險。海禁一廢,走私之風必將猖獗,沿海一帶的安寧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