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個關於造神殿的文字記錄,如鳶看的特別仔細。
裏麵沒直接提到造神殿,但是結合特征有些相似
“相傳,在大曆末年(大啟的上一個朝代),有一處仙宮。”
“仙宮乃神仙居所,凡人不得見,唯有登雲梯,有困難之人誠心祈禱,就會出現,降下登雲梯,接引求渡者。”
“入仙宮者,得逞所願,心念心成。”
“吾老年得一子,體質孱弱,有早夭之相,每每想起心痛有加,聞此傳說日夜祈禱,盼仙宮降臨。”
“然,仙宮之於凡人實在遙不可及,吾子已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猶不得見仙宮蹤影,心中對仙宮的期盼隻增不減。”
“吾心不誠。”
“在一個夜晚,吾子又一次生命垂危之際,吾終於得見仙宮!實現吾之所願!”
“傳說誠,不欺我,仙宮確實是神仙居所!”
如鳶再往後翻,沒了,故事到這就結尾了。
很突兀,很離譜。
有種前言不搭後語的瘋癲感。
看完故事的如鳶就有種這個感覺。
故事雖短,卻全是漏洞,完全經不起推敲。
首先,故事的主人公聽到了仙宮傳說,因為自己兒子有病,就想上仙宮。
這時候看還挺正常的,當父母的信點不科學的東西很正常。
後麵主人公的孩子要死了,仙宮出現,主人公欣喜若狂,看到這裏是不是以為一定是仙宮救了孩子,主人公才會高興?
如鳶卻覺得不然,主人公的精神狀態並不是太好,前麵就有表示,那句“心中對仙宮的期盼隻增不減”。
看起來他的注意力重點明顯從孩子身上,轉移到了仙宮上。
後麵也沒明說到底把兒子治好了沒有,“實現了他的願望”,肯定下意識以為是救了他兒子。
但也可能實現了別的願望機會。
比如主人公自己登上了心心念念的仙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