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來說,淩峰西在隧道內的時間,一點也不比吳勇傑少。
雖然工人並不希望有個監督性質的領導在旁邊看著他們幹活,但也不能硬把他趕出去,淩峰西每天戴著工帽,在隧道裏和工人一起研究幹法,有些機械中途還是會出問題,淩峰西沒事兒的時候也研究機械。
時間久了,有些問題居然比工人還懂,出故障了,隻要他在場的情況下,居然有時候可以由他當場排除故障。
到了九月時,所有人期待天氣轉暖的這個念頭,已經隨著越來越冷的風,消失無蹤了。
這時候隧道也已經往前推進了接近一公裏……也就是說,在建設進度正常的情況下,推進得還是很快的,然而洞內的工作情況還是受到了考驗。
夏天的時候,感覺這洞裏真他娘的冷……現在已經冬天了,洞裏卻漸漸暖和起來,又有點太暖。
淩峰西知道這不是真暖,是洞內的空氣稀薄,導致人虛弱出汗,有一種太暖了而出汗的錯覺。
當然這個時候,通風係統也已經開始鋪設了,隧道內的工人們被分成了好幾撥,各幹各的,但有時候不免因為各種原因而起衝突。
原因是隧道內空間細長狹窄,有時候兩個扛著建材的人麵對麵走過來,都覺得對方很礙眼,再加上通風設備還在鋪設中沒有完全投入使用,更容易脾氣暴躁,吳勇傑在通風設備完全投入使用之前,基本是每天做和事佬,處理各種小糾紛。
還有各種把渣石送到洞外的車輛,比如礦用卡車,它們需要把碎的岩石運出隧道,同時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設備運進洞中,過程中可以說,噪音、人員移動、洞內各種器械的停放堆放,這些所有情況綜合在一起,就成了讓人看一眼就得歎息,捂眼睛的情況。
而這時候,技術部又提出了新的建議。
其實在施工期間,技術部及工程部的人員沒有一天敢閑著,為了避免再出現前麵幾次出現的突如其來的危險情況,他們需要不斷地獲取各種關於建設地段的地質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