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諶率軍從澤州趕到隆德府的時候,姚古已經在粘罕的猛攻之下,丟掉了太平驛,不過早就有準備的姚古帶著剩下的士兵退到了隆德府最後一個北方的關口潞城,依托著潞城在死守。
潞城這裏,四麵環山,雖然已經不是什麽崇山峻嶺,然而大路就隻有這一條,姚古在撤軍之前,就已經命人在這裏修好了營寨,準備繼續狙擊粘罕的西路軍。
這一路撤回來,姚古都是依托險要關隘盡量殺傷敵軍,然後選擇後撤,保存自己的兵力,所以雖然這一路也損失了不少,尤其是在太平驛這處,戰死了不少士兵,可是他手下依舊還有七八千成建製的士兵。
看著從太行山裏湧出的金兵開始在潞城外紮營,姚古歎了一口氣。
雖然他還能往後撤,撤到上黨壺關那裏,就算壺關丟了,還能撤到高平……可是這麽一路撤下去的話,確實也太丟麵子了。
隻不過是給自己義子爭取時間,他也隻能這麽做。
姚古這個時候,隻期待著援軍能來得快一點,如果汴梁能及時得到消息,派遣一部分兵力從涉縣那裏繞過來,自己還能得到一定的喘息。
他決心在潞城這裏多守守,也是因為潞城這裏連接著涉縣那一條線,要是再撤回去,涉縣那條線上的援軍就過不來了,他隻能指望種師道那裏消滅東路軍,才有能力沿著天井關過來支援他。
隻不過姚古並沒有奢望種師道能短時間裏過來支援他,現在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從太行山裏穿過來的金兵,開始在潞城外下寨,姚古觀察出來人數其實不算多,大概也就是兩萬左右,說明粘罕確實是良將,他知道自己這樣南下,後路不穩,絕不會將全部兵力都投入進來。
可是就算兩萬人,也會讓姚古很頭疼。
如果堅守潞城的話,損失肯定會很大——姚古的私心也不是沒有,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基本盤就這樣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