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
“我楊再興渾身武藝,恨報國無門,隻身投寇。如今被擒,要殺要剮任由你們處置。”
之前,楊再興心頭早已經生起無數次如何一擊而殺,將嶽飛當場格殺的念頭。
可嶽飛突然解開他繩子,並讓他能如此近距離接近嶽飛。
這讓楊再興有些懵了。
“楊兄弟一身本事,何愁報國無門?”
聽到楊再興的抱怨,嶽飛淡淡一笑,楊再興為何上山當賊寇或許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即便嶽飛勸降不成功,以嶽飛求賢若渴的性格,絕對會先將楊再興關起來,關到楊再興答應投降為止。
“報國?如今官家孱弱,任由金人肆虐,割地求和,甚至還打算和親。現在已經是什麽年代,居然還要弄出這樣的東西來!”
“但凡一個大宋人,稍有一點良知者,無不痛恨官家的無能。”
楊再興振振有詞。
“現在的官家,已經不是原來的官家。”
“他勵精圖治,改革吏政,現在已經取得不少成效。”
“如今,他帶著朝廷文武百官以及兩京軍民百姓,頑強抵抗金人對大宋的肆虐。”
“此刻真是國家用人之際,楊兄弟一身本事,不如跟著我,也好博一場榮華富貴。”
嶽飛見楊再興作為俘虜說得還這麽衝,便笑著說道。
“將軍為何非要我跟隨不可?我現在已經是敗軍之將,哪裏還敢提什麽榮華富貴?”
楊再興卻繼續謙虛。
“那之前各為其主!現在你已經是敗軍之將,若想活命,那就接受招安。”
“另外,我也有愛才之心,你也有這般本事,咱們可謂各取所需。”
經過一陣口角鬥嘴,嶽飛除了知道楊再興有本事外,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別不談接受招安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