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薩沙的問題,孫連成絲毫不慌亂。
“薩沙,我知道,現在不管我說得再好聽,你也沒辦法確定我能夠實現剛剛跟你說的那些話。
我還有一個合作方案,我們可以每年給你三十萬盧布,所有涉及手續及與當地溝通的事宜全都交給你方。
我們不管賺錢和虧錢,都會絲毫不差的給你們,當然如果我們賺得再多也與你無關。
我覺得你是一個有魄力的人,應該不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錯失更好的機會,當然,選擇的權利在你。”
薩沙看向孫連成伸出了手,“孫,我很喜歡你的性格,我答應跟你們合作,我還是選擇第一種合作方式。”
薩沙的加入無疑加快了市場開業的進度,孫雅琴一邊學習俄語,一邊給大哥當司機,程軍幾人則負責市場內部建設的事情。
在這邊開中國市場不需要建什麽房子,全部都采用集裝箱,每一個集裝箱就是一個攤位。
孫雅琴根據集裝箱的大小,將集裝箱規劃出幾個區域,有賣食品的區域還有賣日用百貨的區域,鞋服的區域,等等。
吊車來回行駛,將每個集裝箱按照區域整齊地擺放好。
孫連成和孫雅琴二人則負責采購物品,薩沙的人負責辦理市場的經營手續。
蘇聯的經營手續不比國內,因為裏麵涉及了很多經營種類,手續也是繁多複雜,終於在半年後,所有的手續審批完畢。
整個市場一共有五千多個攤位,市場的整體規劃布局都已經弄好,正式開始對外招商。
消息一出,很多中國人蜂擁而至,第一天就有五百多的人簽下了攤位,但是這些人還遠遠不夠。
“大哥,你會俄語,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我回去聯係招商的事情。”
現在市場都已經籌備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招商讓上商家入駐,不僅如此,孫連成還利用之前的人脈資源,幫一些小商家訂貨,拿到最便宜合適的貨源。